姓名: |
吕悦军 |
性别: |
男 |
|
职称: |
研究员 |
学位: |
博士 |
|
电话: |
传真: |
010-62842644 |
||
Email: |
Luyj1@263.net |
邮编: |
100085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路1号地壳应力所 |
|||
更多信息:
|
||||
简历: 吕悦军,男,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 1966年生于安徽阜阳 1984—198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专业学士学位; 2005—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1989.07—1995.0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习员; 1995.05—1998.12,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8.12—2003.12,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研究员,2003.05任综合减灾研究室副主任; 2003.12至今,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2005.03-2011.11任综合减灾研究室主任。
|
||||
任职: 1) 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2) 中国地震学会地方工作委员会委员 3) 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用委员会委员 4) 中国地震学会勘察专业委员会委员 5) 《震灾防御技术》副主编 6) 《中国海洋平台》副主任委员 7) 中国岩石力学委员会委员 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审查专家 9) 中国灾害协会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审查专家 |
||||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区划方法和应用、场地土对地震动影响、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并从事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实践。 |
||||
学科类别: 工程地震学 |
||||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海域地震活动性模型及其评价方法研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课题,2018-2020,215万元,主持 2) GB17741《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修订,中国地震局专项,2016-2017,20万元,负责 3) 场地勘测技术要求和土层计算模型确定,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4-2016,17.6万元,负责 4) 抗震设防法律制度衔接与研究,中国地震局专项,2015,7万元,负责 5) 重大建设工程抗震风险水准标准研究,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0-2011,7万元,负责 6) 全国地震区划图编制—基础资料收集整理与基础图件编制,国家财政部“十一五”重点项目,2007-2012,470万元,负责 7) 海域强震构造判断及海域工程抗震设防技术综合研究,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2010,207万元,主持 8) 场地条件影响评估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2009,169万元,负责 9) 渤海海域平台管线地震设计参数研究,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课题,2006-2008,63.8万元,负责 10) 渤海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域性区划研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综合性科技攻关课题,2004-2005年,41.5万元,负责 11) 基于渤海地震动区划的海洋石油平台抗震设防水准研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综合性科技攻关课题,2005-2006年,60.0万元,负责 12) 海洋石油平台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课题,2003-2005年,25.0万元,主持
|
||||
获奖及荣誉: 2007,基于渤海地震环境的海洋石油平台抗震设防水准研究,防震减灾3等奖,排名2 2005,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 2003,渤海海域石油平台地震动参数研究,防震减灾3等奖,排名1 1997,地震活动演化特征和机理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局所级基层2等奖,排名2 1996,地震活动及其相关地球物理现象复杂性的分析与描述,局所级基层1等奖,排名10 1995,用算法复杂性分析地震演化特征,全国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科技论文,排名1 |
||||
代表论著: 1) 谢卓娟,吕悦军*,方怡,史丙新.京津冀地区地震重新定位及其与活动断裂的关系[J].地震,2017,37(03):72-83. 2) 荣棉水,吕悦军,蒋其峰,修立伟.渤海常见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关系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7,12(02):288-297. 3) 李爽,吕悦军*,方怡,谢卓娟.北京地区中硬场地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效应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7,12(01):133-144. 4) 黄雅虹,吕悦军,荣棉水,石玉成.黄土边坡“三维最危险滑裂面”的高效搜索和稳定性评价[J].震灾防御技术,2017,12(01):125-132. 5) 黄帅,吕悦军*,彭艳菊.基于永久位移的边坡地震稳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S2):120-125. 6) 刘静伟,吕悦军*.川滇地区b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震源类型关系的初步探讨[J].震灾防御技术,2016,11(03):561-572. 7) 方怡,赵京轶,吕悦军,李爽.唐山地区剪切波速现场测试和室内测试值差异研究[J].工程勘察,2016,44(08):7-10. 8) 吕悦军.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破坏性地震目录修编及相关工作简介[J].城市与减灾,2016(03):24-27. 9) 刘静伟,吕悦军,谢富仁.利用b值空间分布解析2014年11月22日康定M_S6.3地震的发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31(02):553-558. 10) 谢卓娟,吕悦军*.渤海地震构造区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 31(02):614-621. 11) 方怡,黄雅虹,吕悦军,张力方,钱海涛.液化规范判别与实际震害现象的差异对比——以唐山地震震害为例[J].震灾防御技术,2016,11(01):76-85. 12) 史丙新,周荣军,吕悦军,李建亮,亢川川,孔军.成都平原粘性土动力学参数统计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5,10(02):305-315. 13) 谢卓娟,李山有,吕悦军.滇西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b值空间分布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40(10):1755-1766. 14) 李爽,吕悦军*.中硬场地对华北地区不同地震环境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J].国际地震动态,2015(09):172. 15) 蒋其峰,彭艳菊,吕悦军.渤海海域软表层厚度对反应谱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34(S1):238-246. 16) 蒋其峰,彭艳菊,荣棉水,吕悦军.渤海海域粉质粘土动力学参数的统计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4,9(02):252-262. 17) 刘静伟,王振明,谢富仁,吕悦军.大华北地区地震灾害与风险评估[J].地震工程学报,2014,36(01):134-143. 18) 荣棉水,李红光,李小军,吕悦军,彭艳菊,修立伟.Davidenkov模型对海域软土的适用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S2):596-600. 19) 徐丹丹,吕悦军*,陈阳,潘龙.基于不同设定地震方法的长周期建筑设计反应谱的对比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3,8(03):244-251. 20) 荣棉水,王世元,李小军,吕悦军,盛强,黄雅虹,方怡.成都盆地不同工程地质分区内场地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分析[J].地震学报,2013(04):543-552. 21) 张力方,吕悦军*,兰景岩,谢卓娟.空间光滑活动模型在东部海域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J].地震研究,2013,36(03):342-351+408. 22) 兰景岩,卢滔,吕悦军*,薄景山.海底软弱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及其应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46(S1):172-179. 23) 荣棉水,卢滔,李小军,吕悦军,赵亚敏.一种基于动态骨架曲线的土层时域积分方法及其验证[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3,21(01):78-89. 24) 谢卓娟,吕悦军*,兰景岩,徐丹丹.b值和V_4的统计分析及其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J].地震研究,2013,36(01):86-92 |
||||
科学专利:
|
吕悦军
2025-04-11
发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