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杨选辉 |
性别: |
男 |
|
职称: |
研究员 |
学位: |
博士 |
|
电话: |
传真: |
|||
Email: |
Yangxuanhui0@163.com |
邮编: |
100085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路1号地壳应力所 |
|||
更多信息:
|
||||
简历: 杨选辉,男,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 1965年生于四川岳池 1982—1986年 重庆大学采矿系矿山工程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86—1996年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6—2000年 中国地震数据信息中心副研究员,2000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地球物理信号处理方向)博士学位; 2000—现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06年聘为研究员。 |
||||
任职: 1) 地壳应力研究所地震监测与预测研究室副主任 2) 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协调组成员、地下流体学科管理组成员 3) 中国地震学会会员,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 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委员
|
||||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测研究及地球物理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现阶段主要开展地下流体、钻孔应变监测、资料分析及预报应用研究,探索次声波方法应用于地震短临预报的实验观测研究。 |
||||
学科类别: 地震监测预报 |
||||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项目,“强震次声波台阵观测实验”,2016-2018,负责 2、“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2201BA601B03-01-04),深部地声测量传感器研制,2001/11-2003/12,负责; 3、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704346,真实大气条件下运动次声源的水平投影轨迹重建研究,2018-2020,参加; 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场仪器研发专项,Y201613,MEMS次声测量传感器研制,参,2017,参加; 5、中国科学院空间先导预研项目——临近空间声学探测,2017-2018,参加; 6、地震行业专项,地下流体观测方法技术标准研究,参加 7、科技支撑项目,断裂带深部流体行为及其在地震过程中的作用,参加 8、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2-23)“次声波地震观测方法预研究”,2012.1-2013.12,负责; 9、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08-40-03)“钻孔应变仪实地观测频响性能研究”,2009-2011,负责; |
||||
获奖及荣誉: 2002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2
|
||||
代表论著: 1) Yang Xuanhui,Yang Shuxin,Zhang Bin,Zhang Guohong,Liu Fusheng,Liu Yanzhi Wang Yong,Strains Recorded Using a Seismometer Data Acquisition Unit,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2012,26(1),110-117 2) 杨选辉 杨树新 张彬 张国红 刘福生 柳艳智 王勇,测震数采仪记录的钻孔应变,中国地震,2011,V27(1),65-71 3) Xuanhui Yang,Yu Jeffery Gu,Ping Shen,Xiqiang Liu,Zhizhen Zheng,A Study of the Adaptive Method for Decoupling Overlapping Seismic Records,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2006,163(8),1515-1536 4) 杨选辉 ,沈萍,刘希强,郑治真,地震与核爆识别的小波包分量比方法,地球物理学报,2005,48(1),148-156 5) 杨选辉,非稳态非线性信号处理在地震资料中的应用研究,国际地震动态,2002,2,12-13 6) 杨选辉 崔秋文,法国“地球透镜”计划简介,地震科技情报,2000,6,10-13 7) 杨选辉 Ylima.,A,土耳其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地震科技情报,2000,4,17-21 8) 杨选辉 Tubb.,SK,减轻地震灾害50年反思—未来的挑战,地震科技情报,2000,4, 21-24 9) 杨选辉,沈萍,长源距声波测井资料处理中提取S波的自适应方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6),769-774 10) 张国红、杨选辉、刘福生、宋朝忠、柳艳智,钻孔倾斜仪高频实验观测数据的初步分析,震灾防御技术,2016 11)刘耀炜,杨选辉,刘永明,等. 地下流体对苏门答腊8.7基地震的响应研究.见: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8.7级大地震及其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131-258. 12) 焦青 杨选辉 许丽卿 王博,汶川8.0级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活动特征浅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28(4),7-11 13) 张彬 杨选辉 陆远忠,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进展,,西北地震学报,2008,30(3),298-303 14) 张彬 杨选辉 陆远忠,以菏泽地震为例探讨地震学综合预测方法,地震,2007,27(4),27-35 15) 张彬 杨选辉,中国大陆地震视应力空间分布研究,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27(5),26-30. 16) 张彬 杨选辉 易志刚,松潘-平武地震前地震视应变场的时空演变,西北地震学报,2007,29(3),235-239 17) 张彬,杨选辉,易志刚,孙小龙,云南地区地震视应变时空演变与强震发震地区的对应关系,中国地震,2006,22(4),364-372 18) 沈萍,杨选辉,毛仲玉,高明清,吴士燕,叶太兰,矿震成核过程的公里尺度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717-721 19) 王勇 杨选辉 刘福生 张国红,昌平台钻孔应变观测资料的可靠性研究,中国地震,2005,21(2),291-294. 20)李学政,杨选辉,胡毓良,雷军,噪声水平上的爆炸余震信号提取,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1,22(1),9-17 21) 王勇,杨选辉,用VB编程绘制台站日常数据曲线,西北地震学报,1999,21(2),209-213 |
||||
科学专利: |
杨选辉
2025-04-11
发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