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9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邵志刚研究员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作了“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进展报告——基于密集综合观测技术的强震短临危险性预测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会议由徐锡伟研究员主持,广大科研人员以及在站博士后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牵头中国地震局长期预测和大形势预测任务。近5年来,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排名3),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10余篇),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行业专项、“十二五”科技支撑专题等多项科研项目。
邵志刚研究员主要介绍了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密集综合观测技术的强震短临危险性预测关键技术研究的进展。本报告以川滇菱形地块东边界主要断裂为研究区,介绍了基于密集地壳形变、地球化学、地震台阵等观测技术的震源物理模型,的强震发震紧迫程度判定和异常判定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会后,并与研究院科研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邵志刚研究员简介:
邵志刚,男,1977年生,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探学院,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从事地震中长期预测工作;2015年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先进个人、入选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一批人选、2019年中国地震局领军人才。研究领域为地球动力学与地震活动性。牵头中国地震局长期预测和大形势预测任务。近5年来,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排名3),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10余篇),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行业专项、“十二五”科技支撑专题等多项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