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专题产品图集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3月19日14时11分,在西藏那曲市比如县(北纬31.94度,东经92.74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一、道路交通分布、村庄分布图
二、人口热力图
震中100Km范围内,影响人口数约为19万人
三、地震构造图
四、构造应力场及历史震源机制解图
五、地震计算烈度图
六、同震滑坡概率模型图
七、震前InSAR速率图
八、基于张衡一号卫星数据产品
图1为地震前15天Kp指数变化,可以发现3月6日、3月13日和3月14日有Kp指数大于4的情况。
图1 震前15天Kp指数变化情况
获取地震发生前15天张衡一号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分析GNSS掩星震前观测数据,可以发现3月8日观测的电子密度剖面相对于其它日期有明显的升高和现象,如图2所示。
图2 GNSS掩星观测的电子密度剖面数据分析
(2)对PAP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震中区域O+在震前2-4天出现扰动变化,如图3所示。
图3 PAP观测的O+时间序列分析
(3)分析朗缪尔探针三级数据产品,在3月16日,震中几乎正上空观测到了电子密度的异常上升。
图4 LAP3月16日17306_1轨三级标准数据产品
其它载荷暂时未观测到明显的地震相关的异常现象,后续将持续跟踪关注,及时补充新的异常发现和观测结果。
此外,基于地基GNSS掩星观测的VTEC,在3月14日记录到了全球较多的电离层扰动。根据空间天气指数分析,多是外界的因素导致,但不排除地震的扰动异常被外界异常掩盖。
图5 全球VTEC异常分析